温馨提示:
宗富动态NEWS
联系我们
郑万清  182 1550 1756(微信同号)
蒲   强  159 2866 6163(微信同号)  

购苗种植两千亩以上专线电话138 8030 7263

    裴忠富--全国劳动模范、优秀共产党员

李树苗叶部主要病虫如何防治?

点击数:   录入时间:2020年6月5日


李树苗叶部主要病虫如何防治?

1.李霉斑穿孔病

1.1 表现

首要损害树苗和成树。叶片患病,叶上发生紫红色圆形至近圆形病斑,直径3~5毫米,后变褐色穿孔。湿度大时,老病斑反面长出灰褐色霉状物,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。

1.2 病原

为嗜果刀孢霉,属真菌界半知菌类。

1.3 传达路径和发病条件

病菌首要以菌丝在病枝梢上越冬,翌年4—5月气温高于10℃发生分生孢子,适温为20~28℃,适合相对湿度为80%以上,病菌直接侵入果实的,经20~70天潜育,于6月开端发病,7—8月进入发病盛期。春、夏多雨湿润易发病,李园低洼、湿气停留、栽植过密不通风时发病重。

1.4 防治办法

(1)修剪时留意剪除病梢,可削减菌源,改进通风透光条件。

(2)棚室李树要留意放风散湿,露地李园旱季留意排水,谨防湿气停留,下降李园湿度。

(3)李树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80%五氯酚钠250倍液。

(4)落花后15天,喷洒70%代森联水涣散粒剂600倍液或10%苯醚甲环唑水涣散粒剂4 000倍液、25%嘧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、20%噻森铜悬浮剂600倍液、40%氟硅唑乳油6 000倍液、500克/升氟啶胺悬浮剂2 000~2 500倍液,隔15天1次,防至7月份即可。

2.李红点病

2.1 表现

首要损害叶片,果实也可受害。叶片患病,初生橙黄色近圆形病斑,微隆起,病健部界线显着,后病叶渐变厚,颜色加深,其上密生暗红色小粒点,即病菌性质器。秋末病叶多转为深红色,叶片弯曲,叶面下陷,叶背突起,并发生黑色小粒点,即子囊壳。子囊壳埋生在子座中。严峻时,叶片病斑布满,叶色变黄,常前期掉落。果实患病,果面上发生橙红色圆形斑,稍隆起,无显着边际,终病部变为红黑色,其上散生很多深红色小粒点。病果常变形,易提前掉落。

2.2 病原

为李疔痤菌,属真菌界子囊菌门。

2.3 传达路径和发病条件

以子囊壳在病叶上越冬,翌春开花晚期,发生大量子囊孢子,随风雨传达,4月中旬均可发病,多雨年份或旱季发病重。

2.4 防治办法

(1)加强果园办理,低洼积水地留意排水,下降湿度,减轻发病。(2)清除初侵染源,冬天彻底清除病叶、病果,会集深埋或烧毀。(3)在李树开花晚期及叶芽萌生时,喷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、10%苯醚甲环唑水涣散粒剂1 200倍液。

3.李黑斑病

3.1 表现

是李树主要病害,损害叶片、小枝和果实。叶片患病发生紫褐色圆形病斑,病斑周围有淡黄色晕圈,后期形成穿孔。新梢患病,发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,病斑绕梢1周时枝枯死。果实患病,初生水渍状褐色小斑,逐步拓展成紫褐色近圆形病斑,略洼陷,湿度大时可发生黄色黏液,内有大量细菌,近老练时发生裂纹。

3.2 病原

为李链格孢,属真菌界无性型真菌。

3.3 传达路径和发病条件

病原菌在组织或芽鳞内越冬,借昆虫和风雨传达,强风暴雨有利其盛行,树势虚弱、通风不良易发病。

3.4 防治办法

(1)李树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。

(2)发病时节喷500克/升,异菌脲悬浮剂或50%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%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 000倍液、5%菌毒清水剂500倍液。

本文来自:四川宗富李树苗基地,网址:http://www.lishumiao.net/,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四川宗富果业李树苗基地!

欢迎您点击观看

宗富果业——榜样的力量

诚招代理